第三課 大綱
3-1 媒體與公共意見
3-2 媒體素養與監督
媒體與公共意見
媒體
- 定義:本來指人際間溝通與傳播資訊的媒介
- 一般多指具有公共意見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體
公共意見
- 定義:俗稱民意或輿論,指人民針對社會議題或公共事務所表達的集體意見
媒體的角色
公共性角色
- 傳播事實
- 媒體應如實呈現各種議題及事件,及各種看法或主張
- 議題設定
- 指大眾傳媒對於報導內容方式的篩選行為,如標題、版面、報導次數
- 促進公共意見形成
- 凝聚與行程對於該議題事件的公共意見,進而監督政府或影響政策方向
- 媒體被視為和為公共利益及公民言論自由的社會公器,
是獨立於行政、立法、司法的「第四權」(無法規制定)
商業性角色
商業媒體 | 公共媒體 | |
擁有者 | 媒體集團或企業(斜槓) | 全體國民 |
經費來源 | 廣告收入 | 公共資源 |
與受眾關係 | 消費者/廠商 | 公民/公共領域 |
是否營利 | 是 | 否 |
說明 |
1. 媒體被視為社會公器,為免被政府操控,民主國家的新聞媒體多數是由民間人士或企業所投資設立 2. 透過市場競爭來促進多元與創新,但會迎合社會大眾的偏好以提高收視率,藉此增加廣告收入,例:腥羶色標題、刻意略過或改變特定事件的報導方向 |
1. 為了彌補商業媒體在公共性角色的不足,公共媒體自此興起 2. 由於其經費來自政府預算、稅收全民捐助,並以法律保障其組成與運作的獨立性,可避免受到或商業的影響,較能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公平呈現各種議題與正反意見,穩定扮演社會公器的角色 |
舉例 | CNN 我國有線新聞台 |
BBC、NHK 公視、華視、客家新聞台 |
影響公共意見的方法
守門人 (守門作用)
- 新聞或節目製作共乘的審核者,經由篩選、過濾、編輯,會影響最終產出的資訊的呈現方式
- 影響公共意見走向
議題設定
- 在產製的過程中,可能因媒體領導者的主導,而造成議題的設定傾向領導者的偏好或立場
置入性行銷
- 刻意將要宣傳的事件或商品,以巧妙的手法置入媒體報導中
帶風向
- 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士刻意製造話題,吸引民眾支持或媒體注意,介意獲取商業利益或影響公共意見
同溫層
- 持續接收與自身立場相同的媒體內容,加深自身對於此立場的堅定
媒體再現
- 將社會事實再度呈現給閱聽人的過程
- 所傳播的內容,是透過人為產製後所做成的二度呈現
媒體的不平等問題
對象 | 問題 |
特定族群 | 將社會處境不利、偏少數族群視為社會問題來源,隱含種族、社群、政治經濟地位、文化上的不平等 |
性別、性傾向 | 包括女性、男性以及不同性傾向、非異性列群體,媒體在呈現單一而片面的刻板印象時,可能造成閱聽人對性別或性傾向的偏見,或是使原本訴求的公共意見失焦 |
身心障礙者 | 過度簡化身心障礙者的特殊性,或是片面以疾病的角度來報導身心障礙者的相關事件,導致閱聽人的誤解 |
媒體近用權
- 定義:指任何人或任何團體有平等接近與使用媒體的權利
- 分類
- 接近權:改變媒體內容,具有被動性
- 答辯權:回應、解釋不公平報導或評論
- 更正權:要求媒體訂正不實或錯誤的報導
- 使用權:閱聽人可以建立自己的媒體,或自製節目供媒體播放,具有主動性
- 接近權:改變媒體內容,具有被動性
- 影響
- 有需要發聲的社會大眾,能擁有平等管道表達與傳播對各項公共議題的看法與立場
- 可以適時回應予糾正不實或錯誤的媒體資訊,避免媒體偏頗
媒體近用不平等問題
- 頻道競爭與排擠
- 規模較小電視台遭排擠,新設頻道無法排入較有利的收視位置
- 解決方法:透過立法保障媒體近用的公平性
- 財團壟斷
- 若財團控制媒體市場與產權,將造成媒體獨大與言論集中,不利於民主社會的多元發展
- 解決方法:造成媒體間不公平的競爭,阻礙公共意見流通
對媒體進行監督
- 政府監督
- 我國設有NCC(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),專責監督各類傳播媒體的營運,確保媒體市場公平競爭
- 媒體若沒如實報導,導致公共利益損害,NCC可以依法懲處
- 民間團體監督
- 台灣記者協會、媒體觀察委員會
- 民間團體透過觀察報告、媒體評鑑、事實查核等方式,糾正媒體的錯誤或不平等內容
- 公民監督
- 透過媒體近用權,自身參與監督媒體的行動
媒體的多元發展
- 自媒體 (獨立媒體的一種)
- 個人使用網路社群傳播工具或協作平台,發表文章或新聞,不須倚靠他人即可向公眾傳播
- 獨立媒體
- 不由政府或企業所有,在資金和運作上獨立經營的媒體組織,通常以網站模式經營
數位落差
- 不同社會生活條件的人,在取得資訊的機會及使用網路從事各種活動上所呈現的差異
- 快速拉大擁有數位知識或資源者與未擁有者間的知識取得、財富競爭、社會地位的差距,形成新的不公平現象
- 近年發展出網路輿情分析技術,將網路留言作為分析樣本,實際忽略了沒辦法上網表達意見的人民,可能產生扭曲的民意
假消息、新聞
假消息 | 假新聞 | ||
定義 | 錯誤或遭意圖虛構的不實訊息 | 經媒體再現後,成為具惡意且誤導閱聽人的新聞 | |
目的 | 有心想藉由社群網路的自由傳播獲取收視率、網路聲量,進而影響、塑造特定的公共意見 | ||
改善 |
1. 自行多方查證,也可查閱民間團體的事實查核報告 2. 積極宣導防治觀念:不轉傳或轉述自己無法判定正確的消息,以免成為假訊息散佈的幫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