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課 大綱

3-1 從邊陲到中央
3-2 國際局勢與台灣地位的演變
3-3 現代國家基礎條件的發展


行政區規劃

鄭氏以前

鄭成功 改赤崁為東都明京。普羅民遮城改承天府
北設天興縣、南設萬年縣
鄭經 將東都改為東寧(英國稱鄭經為東寧王國的國王)
縣改為州

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

施琅攻台後
1府 3縣 台灣府
諸羅縣、台灣縣、鳳山縣
設立{台灣府,位在台灣縣}
設立{台灣縣,今台南地區}、{鳳山縣,今高雄、屏東地區}、{諸羅縣,今嘉義以北地區}
台灣東部與大部分山區,屬於「界外」之地,不受大清帝國管轄
朱一貴事件後
1府 4縣 2廳 台灣府
彰化縣、諸羅縣(嘉義縣)、台灣縣、鳳山縣
淡水廳澎湖廳
增設{彰化縣,今台中、彰化地區}、{淡水廳,今苗栗以北地區}、{澎湖廳,今澎湖地區}
乾隆年間 林爽文事件後,諸羅縣改為嘉義縣
嘉慶年間
1府 4縣 3廳 台灣府
台灣縣、彰化縣、嘉義縣、鳳山縣
噶瑪蘭廳、淡水廳、澎湖廳
因海盜問題增設{噶瑪蘭廳,今宜蘭地區}
牡丹社事件後
2府 8縣 4廳 台北府、台灣府
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、 臺灣縣、彰化縣、嘉義縣、鳳山縣、恆春縣
基隆廳埔里社廳、澎湖廳、卑南廳
增設台北府{(開港通商後,因茶葉、樟腦,北部人口大量增加),人口多寡(開港前):南 > 中 > 北
人口多寡(開港後):南 > > 中}
生番區域增設{恆春縣,今屏東南部地區}、{卑南廳,今花蓮、台東地區}、{埔里社廳,今埔里地區}
清法戰爭後
1省 3府 11縣 3廳 1直隸州 台北府、台灣府、台南府台東直隸州
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苗栗縣、臺灣縣、彰化縣、雲林縣嘉義縣安平縣鳳山縣恆春縣
基隆廳、埔里社廳、澎湖廳
台灣建省,劉銘傳為首任巡撫
台灣府移至中部,原台灣府改為台南府
卑南廳改為台東直隸州
設立撫墾局,鼓勵開墾花東
日治時期
5州 2廳 台北州、新竹州、台中州、台南州、高雄州
花蓮港廳、台東廳
1920年,總督府將行政區域改為五州二廳
實行「州、郡、街庄」三級制。街、庄設有役場(今鄉鎮公所),為國家行政機構
並與警察制度相配合,強化政府控制

日本帝國的殖民地

台灣民主國

  • 1895馬關條約簽訂後,台人反對日本統治,仕紳組成台灣民主國
    推薦大家去看看寶典,政治意味濃厚

  • 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、劉永福為義軍統領、丘逢甲為副總統

  • 國旗:藍地白虎旗

  • 年號:永清

  • 體制:民主共和國(希望引進歐美各國勢力)

  • 抵抗過程

    • 日本軍隊自貢寮登入進入台北城,並往南部推進
    • 唐景崧、丘逢甲潛逃中國
    • 於八卦山和義軍(客家人)交戰,義軍死傷慘重
    • 劉永福被勸回中國
    • 日軍進占台南,全面佔領台灣

統治機構

武官總督 1895~1918年 無方針時期 非同化政策(殖民地)
文官總督 1919~1935年 內地延長時期 同化政策(日台共學)
武官總督 1936~1945年 皇民化時期 國語家庭、改姓氏、改神道信仰
工業化、南進基地化

統治法源(因地制宜)

  • 日本國會制定的授權法案
六三法 1896年 總督擁有行政、立法、司法等權,必要時可以頒布違背憲法的命令
三一法 1907年 總督不得違背已在台灣施行的法律
法三號 1922年 總督要在台灣施行日本本土法律,必須考量必要性,並以勅令定之

對地方的控制

  • 街庄制度:街、庄設有役場(今鄉鎮公所),為國家行政機構,並與警察制度相配合,強化政府控制

  • 警察制度:警察職權不斷擴張,如管理戶籍、協助地方政府收稅、醫療防疫、宣傳政令等

    • 進入戰爭時期後,又增加經濟管制、思想控制等職務
  • 保甲:延續清代建立的保甲制度

  • 壯丁團:自保甲中選出強♂壯♂的男子

    • 起初負責壓制抗日勢力,後來轉為協助處理地方事務
    • 同為戰爭時期政府動員的基層組織
  • 武裝抗日行動

名稱、時間 主事者 事件內容
1895 台灣民主國 台灣仕紳 《馬關條約》台灣割讓給日本,仕紳成立台灣民主國,阻止日本接收台灣
1895 ~ 1902 林少貓事件 林少貓 林少貓領導義軍抗日,後受日人招撫,於後壁林庄墾殖。
日人待台灣局勢較穩定後,伺機殺害林少貓
1907 北埔事件 蔡清琳 蔡清琳於新竹北埔聯合原住民抗日
1913 苗栗事件 羅福星 羅福星於苗栗預謀抗日,後事跡敗露,被捕處死。此事件具有民族革命性質
1915 {噍吧哖事件,又稱西來庵、余清芳事件} 余清芳 余清芳利用宗教召集民眾密謀起事。此事件後,台人轉向非武裝抗日行動
1930 霧社事件 莫那·魯道 莫那·魯不滿日人壓榨、剝削族人,率領族人抗日

台灣國際地位演變

鄭氏以前:台灣是東亞貿易轉運站

  • 鄭成功攻台前:以金門、廈門為據點
  • 鄭經時期從金門、廈門撤退

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:帝國邊陲

  • 清末因重要性提升而建省

二戰結束

  • 日本戰敗,歸還台澎地區
  • 麥克阿瑟指示,由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收台澎
    • 10/25 由陳儀為代表,台灣交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

冷戰下的台海情勢

  • 政府遷台,金門、馬祖成為台灣、澎湖的軍事前線
    • 中共集結兵力,陸續攻佔東南沿海島嶼,宣稱「拿下金門,解放台灣」
    • 國軍在1949年10月於金門古寧頭擊退中共軍隊
  • 國民政府以《戒嚴令》和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
  • 1949年美國發表《中美關係白皮書》,中美關係降至冰點

韓戰時期

  • 韓戰爆發後,美國政策改變
    • 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
    • 台海中立化
  • 後來簽訂《中美共同防禦條約》(軍事合作)
    • 僅台灣、澎湖被納入美國防禦體系

國共持續軍事衝突

  • 1955年一江山島、大陳島被共軍拿下

  • 1958年八二山砲戰

    • 因中國大躍進引發大飢荒
    • 國軍守下金門
  • 在美國的幫助下、中華民國

    • 政府獲得國際社會承認
    • 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
    • 我國為聯合國會員國之一、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
    • 與多數國家維持外交關係

退出聯合國後

  • 時間:1971(民國60年)
  • 原因:國際逐漸承認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,再加上美國與中共聯合抗蘇,我國逐漸失去美國支持
  • 處境
    • 聯合國席次由中共取代
    • 1979(民國68年)美國與我國斷交,承認中共為中國合法代表,美國國會仍制定國內法《台灣關係法》(非官方關係),承諾提供我國防禦性武器
      • 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簽訂《上海公報》

現今困境

外交困境

  • 中共強力主張「一個中國」政策
    • 凸顯我國外交更加艱難,邦交國愈來愈少

突破困境

  • 1981年,我國改以「中華台北」為名加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,往後多以「中華台北」的名義,參加各種國際機構、會議,以及體育賽事等
  • 2002年,我國以「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」加入WTO
  • {近年來民間希望改以台灣名義參與2020年東京奧運的呼聲,但在2018年的公投案被否決,笑死早就過了}

兩岸關係的演變

戒嚴時期兩岸關係

中華民國 中共
軍事衝突時期 (1949~1978) 「反攻復國」、「解救大陸同胞」 「血洗台灣」
從「軍事」反共過渡到「政治」反共,並以「反共」取代「反攻」 雖宣稱不放棄武統台灣,但改採外交封鎖策略
相互對峙時期 (1978~1987) 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」、三不政策(不談判、不接觸、不妥協) 「一國兩制」、外交孤立
台美斷交、鄧小平提出「和平統戰」、「三通(通郵、通商、通航)四流」

台灣民主化

  • 1987年,蔣經國解嚴
    • 人民言論、出版、集會結社自由受到保障
    • 開放赴大陸探親、文化交流與間接貿易
  • 1991年,李登輝廢除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
  • 1996年首屆總統民選

解嚴後的兩岸關係

官方 民間
台灣 大陸事務委員會 (陸委會) 海峽交流基金會 (海基會)
中共 國務院下設台灣事務辦公室 (國台辦)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(海協會)
  • 1993年 在新加坡舉席第一次辜汪會談
  • 李登輝時代
    • 1996年 中華民國首次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,中共在台海實施軍演,並在台灣周遭試射飛彈,破壞台海和平,美國亦來搗亂,造成兩岸關係緊張
    • 1999年 李登輝總統發表兩岸是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,中共當局因而停止協商機制,並對我國文攻武嚇
  • 陳水扁時代
    • 2002年 陳水扁總統主張「一邊一國」,以凸顯兩岸分裂的事實,遭到中共打壓,並制定《反分裂國家法》,重申不放棄以武力統一
  • 馬英九時代
    • 2008年 馬英九上任,雙方關係和緩,展開多次會談,並開放大陸居民來台觀光
    • 2014年 兩岸擬再簽訂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」,引發太陽花學運
    • 2015年 馬總統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
  • 蔡英文時代
    • 2016 蔡當選,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,兩岸關係再度低潮,我國不再受邀參與相關國際場合
    • 2019 習近平發表對台談話,宣稱「{和平統一,一國兩制,頂真,blue}」,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,但不放棄武力統一。蔡英文則以「絕不接受一國兩制」回應,雙方關係再度緊張

現在國家基礎條件的發展

教育

初等教育

  • 1896年 於台北設立國語學校,並在各地設立傳習所
  • 1898年
    • 傳習所改為公學校:供台灣人就讀
    • 設立小學校:供日本人就讀
    • 設立蕃童教育所:供原住民族就讀
  • 1941年 改小學校、公學校為國民學校
    • 形式上取消差別待遇
  • 1943年 正式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

中等教育

  • 1910年代設立中學校
    • 重視實用技術教育,多設立農工及商業職業學校
  • 1915年 林獻堂等人創建台中中學校(今 台中一中),招收台灣人就讀
  • 1922年 配合內地延長主義,總督府發布新台灣教育令,中等教育以上實施「日台共學」
    • 實質上台灣人未完全取得平等共學的機會

高等教育

  • 目的:為了滿足在台日人高等教育需求
    • 1922年 設立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(今 師範大學)
    • 1928年 設立台灣北帝國大學(今 台灣大學)
    • 僅少數台灣人能入學,多數只能到日本或海外求學

日治時期的國語(日語)運動

  • 目標:以說國語為核心
  • 目的:切斷台灣人與中國文化的聯繫(皇民化運動)
  • 方式
    • 普設公學校、廢除漢文課與報紙漢文欄
    • 改日本姓名
    • 獎勵「國語家庭」
  • 成效:多數人在家裡仍用閩南語、客語等母語

戰後的國語(北京話)運動

  • 去日本化
    • 消除日本殖民與日本的影響力
    • 強化對中華文化認同
  • 再中國化
    •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
      • 限縮方言使用
      • 懲罰違反學生
      • 限制電視台、廣播電台播放方言節目的時間
  • 影響
    • 正面:國語成為通用語言,有利溝通
    • 負面:各族群母語嚴重流失
      • 1990年代後政府才開始推動母語教育

社會文化

改正舊習、推廣衛生觀念

  • 三大陋習:纏足、吸食鴉片、辮髮
    • 1915年 禁止纏足、全面進行斷髮運動
      • 使女性受教育機會增加,投入經濟活動,社會地位提升
    • 保甲、警察取締、革除不良習慣
  • 公共衛生建設:自來水、下水道工程、防疫措施等

守法與時間觀念的確立

  • 引進西方司法制度
    • 由警察、保甲落實法律觀念
  • 1896年 實施格林威治標準時間
  • 引進陽曆與星期制
    • 一周七天,禮拜天放假
      • 開始重視休閒活動,並出現公園、百貨公司
  • 透過學校課程表、交通工具時刻表及廣播推廣宣傳

建設

日治時期

  • 基礎調查 (1905 後藤新平 生物學理論)
    • 戶口調查
    • 林野調查
    • 土地調查
    • 舊慣調查
    • 為了統治需要
  • 通信與交通 (殖民經濟)
    • 郵政、電信
    • 基隆港、高雄港
    • 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
    • 基隆到屏東的縱貫公路
  • 電力
    • 日月潭水力發電廠 (1930)
  • 水利
    • 嘉南大圳 (八田與一)
      • 用來灌溉嘉南平原地區
  • 金融
    • 台灣銀行成立
  • 專賣事業
    • 菸、酒、鴉片、樟腦

戰後

  • 十大建設
    • 背景
      • 退出聯合國
      • 兩次石油危機
    • 內容
      • 交通基礎建設
      • 重化工業
  • 高速鐵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