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課 大綱

5-1 大航海及清朝時期的經濟 5-2 日治時期的殖民地式經濟 5-3 戰後的經濟發展


5-1 大航海及清朝時期的經濟

  • 國際的競逐
  • 海商
    • 顏思齊 鄭芝龍在台貿易
    • 澎湖的據點
    • 走私貿易
  • 荷蘭和西班牙的競爭
    • 荷蘭 1624~1662
      • 東亞轉口據點
      • 蔗糖 鹿皮銷往中國 日本等地
      • 漢人蹼商 蹼社制度
      • 漢人競標買賣權,和原住民做貿易
      • 鹿皮等製品作為外銷
      • 王田
        • 荷蘭王的田 也就是官方的田
      • 私田
        • 私人田地
      • 漢人移民承租田地耕作
      • 濱田彌兵衛事件 1628
        • 課稅問題引發衝突,挾持荷蘭官員
      • 郭懷一事件 1652
        • 同樣是稅收問題,起事反抗,後被荷蘭聯合原住民平定
    • 西班牙 1626~1642
      • 和荷蘭是競爭關係
      • 日本鎖國及菲律賓反抗事件,導致貿易不順,後被荷蘭人驅逐
  • 鄭氏時期的農耕機制
    • 鄭氏帶來許多軍隊,為了糧食生產而開墾
    • 官田
      • 基本上跟王田同樣形式,官方的田,由中央經營
      • 地名
        • 官田(台南)
    • 文武官田
      • 和官田不一樣的是,文武官田是由地方官經營
      • 地名
        • 長治(屏東)
    • 營盤田
      • 因應大量軍隊的糧食需求,讓軍隊空閒時間去農耕
      • 地名
        • 左營(高雄)
        • 基本上南部有"營"的地名很大一部分是營盤田
    • 和英國的貿易
      • 1672年簽定通商條約
      • 三藩之亂後結束
      • 三藩之亂
        • 1673年康熙帝宣布撤除平西 平南 靖南三藩,引起平西王吳三桂不滿,以"反清復明"之義起兵
        • 鄭經出兵廣東呼應
        • 1681年平定
    • 此外走私貿易也相當興盛
  • 清朝時期的開發
    • 土地開發
    • 一田多主
      • 漢人可向官府申請墾照開墾,多採合資型態
      • EX:金廣福 陳賴章
      • 墾戶為大租戶(土地所有人)(向官府繳稅)
      • 大租戶招募佃戶為小租戶(土地經營人)(繳納大租給大租戶)
      • 小租戶招募佃人(土地使用人)(繳納小租給小租戶)
    • 節首制
      • 出現於宜蘭地區
      • 武裝拓墾
      • 數位開墾者編小節首
      • 數個小節首再編成大節首(向官府繳稅)
    • 水利建設
      • 為提升稻米產量
      • 北部
        • 瑠公圳(1765完工)
        • 郭錫瑠父子
        • 臺北盆地
        • 越域引水,解決原漢衝突
      • 中部
        • 貓霧捒圳(1733完工)
        • 張達京
        • 台中豐原地區
        • 割地換水,原漢合作
        • 八堡圳(1719完工)
        • 施世榜
        • 彰化平原
        • 灌溉八個堡,清代最大水利工程
      • 南部
        • 曹公圳(1844年完工)
        • 曹謹
        • 高雄鳳山地區
        • 官方主導興建
    • 清末的土地改革
      • 劉銘傳推動"清賦",清查隱田增加稅收
      • 減四留六
        • 大租戶只能像小租戶收取原大租60%
        • 小租戶向官府繳稅
        • 清查土地瑕疵及小租戶負擔加重等問題,故成效不彰
      • 施九緞事件
        • 1888年
        • 施九緞因清查土地草率而不滿
        • 官逼民反為由起事
        • 林朝棟率軍鎮壓
  • 開港前兩岸分工
    • 港口發展
    • 清朝規定特定港口才能進行貿易,稱"正口"或"正港"
      • 鹿耳門~廈門(1684)
      • 鹿港~蚶江(1784)
      • 八里~五虎門(1788)
      • 八里~蚶江(1792)
    • 一府二鹿三艋舺,由南向北的開發過程
    • 正口外的港口稱小口
    • 1840年代後也可進行貿易
    • 郊商形成
      • 類似今日的同業公會
      • 避免惡性競爭
      • 地區
        • 往同一地區貿易(大陸)的商人
        • 泉郊 廈郊
      • 特定地區
        • 在特定區域(台灣)進行貿易的商人
        • 塹郊(新竹)
      • 同業
        • 進行同種貿易的商人
        • 糖郊 米郊 布郊
        • 輸出農產品到大陸
    • 從大陸輸入日用品
  • 開港後國際貿易
    • 1860年開放基隆 淡水 安平 打狗等港口,可以和外國貿易
      • 茶(北部丘陵)開港後出口大幅成長
      • 糖(南部平原)外銷悠久,產量穩定
      • 樟腦(北部山區)軍工原料,產量曾居世界第一
      • 經濟重心轉往北部
    • 買辦階級
      • 和外國人在貿易商行協助貿易者
      • 經營商行累積財富
      • 李春生
      • 陳福謙
    • 茶及樟腦的生產也為仕紳累積財富
      • 板橋林家
        • 林維源
      • 霧峰林家
        • 林朝棟

5-2 日治時期的殖民地式經濟

  • 四大調查
    • 掌控台灣情勢及資源 有利殖民
    • 土地調查
      • 清查隱田
      • 確立以小租戶為土地所有人
      • 有利於徵稅
    • 林野調查
      • 有利於開發山地資源
      • 侵害原住民族利益
    • 舊慣調查
      • 掌握各地狀況
      • 有利施政
    • 戶口調查
      • 1905年(明治38)首度進行 5年一次
      • 掌握人口動態
  • 專賣制度
    • 擴展財政收入
    • 鴉片 鹽 樟腦 菸草 酒等物品
    • 總督府重要收入來源
  • 統一貨幣及度量衡
    • 台灣幣制及量測標準混亂 不利於經濟發展
    • 1899年(明治32)總督府成立台灣銀行
      • 發行"台灣銀行券"
    • 各產業統一度量衡
  • 基礎建設
    • 交通
    • 有助於台日往來
      • 縱貫鐵路
      • 公路
      • 基隆港
      • 高雄港
    • 水利
    • 有助於農業生產
      • 桃園大圳
      • 嘉南大圳
    • 電力
    • 為工業化奠定基礎
      • 日月潭水力發電所
  • 工業日本 農業台灣(二戰前)
    • 新式製糖興起
      • 新渡戶稻造提出"糖業改良意見書"
      • 日本人掌控
      • 原料採取區域區域 關稅保護
      • 提升台灣蔗糖產量
      • 剝削農民 “第一憨 種甘蔗乎會社磅”
    • 稻米增產
      • 在來米不合日本人口味
      • 磯永吉成功研發"蓬萊米"
    • 米糖相剋
      • 1930年代後 蓬萊米獲利高
      • 碾米廠
        • 台灣人掌控
        • 較少剝削
      • 新式糖廠
        • 日本人掌控
        • 剝削農民
      • 農民傾向種植獲利高的作物
      • 解決
        • 總督府控制嘉南大圳分區供水
        • 米 糖 雜糧 三年輪作
  • 工業台灣 農業南洋(二戰時)
    • 工業化及南進政策
      • 1930年代配合日本國策
      • 軍事需求發展鋼鐵 化學工業
      • 華南銀行 南進金融機構
      • 和各地互動
        • 滿州國 香港 廣東 南洋等地
        •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作為南進基地
    • 統制經濟
      • 二戰期間有效控制物資
      • 1938年 “國家總動員法”
      • 鼓勵台灣人捐款 賣國債報國
      • 民生物品配給
      • 人民生活困苦

5-3戰後的經濟發展

  • 戰後初期的經濟重建
    • 貨幣改革
      • 戰後初期發行台幣 但惡性通膨
      • 1949年6月 台灣省主席陳誠發行新台幣
      • 4萬換1元
      • 貨幣金融趨於穩定
    • 土地改革
      • 1949年(民38)三七五減租
        • 地租不得高於收穫所得37.5%
      • 1951年(民40)公地放領
        • 公有地出售給農民
      • 1953年(民42)耕者有其田
        • 徵收地主土地轉售給農民
      • 自耕農比例增加
      • 地主轉而投資工商業
    • 肥料換穀
      • 國府遷台後糧食短缺 肥料不足
      • 以穀物換取肥料
      • 米價受到控制
    • 美國援助
      • 韓戰爆發後 美國防堵共產勢力擴張
      • 提供台灣經濟 技術 軍事援助
      • 農產外銷
      • 資金投入工商業
  • 1950~1970年代經濟政策
    • 第一次進口替代(1950年代)
      • 藉由農產品外銷賺取外匯
      • 進口設備投入民生工業
      • 增加外匯收入
    • 出口擴張(1960~1970年代)
      • 因應台灣市場飽和
      • 主口導向 鼓勵外銷
      • 加工出口區(1966)
        • 吸引外資設廠 引進技術 原料 設備
    • 第二次進口替代(1970年代)
      • 1970年代
        • 中東產油國動亂
        • 全球經濟衰退
        • 外交挫敗
      • 改善經濟環境
        • 十大建設
          • 石化工業(1975)
          • 中國造船廠(1975)
          • 煉鋼廠(1977)
          • 中山高速公路(1978)
          • 核一廠(1978)
          • 台中港(1979)
          • 西部鐵路電氣化(1979)
          • 桃園國際機場(1979)
          • 北迴鐵路(1980)
          • 蘇澳港(1983)
        • 提升產業競爭力
        • 家庭代工減緩失業問題
  • 產業升級與經濟自由化
    • 產業升級(1980年代)
      • 勞力密集產業
        • 工資上漲及環保意識抬頭 成本增加
      • 政府推動技術密集產業
        • 1973年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
        • 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
        • 科技產業研發
        • 吸引科技廠進駐
    • 經濟自由化(1980年代~今日)
      • 1980年代
        • 貿易出超導致台幣升值
        • 通膨壓力
        • 國際要求台灣開放市場
      • 1984年 經濟自由及國際化政策
        • 開放民間設立銀行
        • 開放國內市場
        • 降低關稅
        • 匯率自由化
      •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(APEC)
      • 世界貿易組織(WTO)
      • 近代新南向政策
        • 台商外移至中國大陸
          • 鼓勵投資東南亞降低風險
          • 吸引台商回流